香藥介紹-蒼朮
知臨香坊有用到蒼朮的香,包含清鎮香、清穢香、除障祛穢香等,是淨化用的香品。
蒼朮是中藥的一種,用來燥濕健脾,祛風濕等,檢索醫書可以發現蒼朮還有另一種用途,就是驅逐疫氣。尤其《本草正義》提及蒼朮氣味雄厚,較白朮愈猛,芳香辟穢,勝四時不正之氣;故時疫之病多用之。最能驅除穢濁惡氣,陰霾之域,久曠之屋,宜焚此物而後居人,亦此意也。
又在《香乘.晦齋香譜》中可看到,清穢香以蒼朮八兩、速香十兩加上柏泥、白芨(此二者是當作黏合劑用)製成線香,並說此香能解穢氣避惡。另外又有清鎮香,以金沙降、安息香、甘松各六錢、速香、蒼朮各二兩、焰硝一錢,用甲子日合,碾細末兌柏泥白芨造待乾,擇黃道日焚之。說明此香能清宅宇闢諸惡穢。
實際製香過程中,蒼朮味道給我一種像是檳榔渣的感覺,使用楠皮粉之後就不用白芨跟柏泥來做黏合劑,捨去焰硝(加了燒太快、味道頗呵)。福建泉州人在過年的時候也會燒降真香作為辟邪之用,安息香、甘松本身也是用來逐邪穢,因此這香方組合作為辟邪香是可行的。
but,這些香藥本身就是氣味濃厚,燒來聞真的很「複雜」。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過年過節或是節氣時燒來「聞香」一下。
-----------
相關典籍紀載
《藥鑒》:氣溫,味甘辛,氣薄味厚,無毒,可升可降,陽也。入足陽明太陰經藥也。消痰結窠囊,去胸中窄狹。治身面游風、風眩頭痛甚捷,辟山嵐瘴氣、時氣瘟疫尤靈。
《景岳全書》:味苦甘辛,性溫而燥,氣味俱厚,可升可降,陽也。用此者用其溫散燥濕。其性溫散,故能發汗寬中,調胃進食,去心腹脹疼,霍亂嘔吐,解諸鬱結,逐山嵐寒疫,散風眩頭疼,消痰癖氣塊、水腫脹滿;其性燥濕,故治冷痢冷泄、滑瀉腸風、寒濕諸瘡。與黃柏同煎,最逐下焦濕熱痿痺。若內熱陰虛,表疏汗出者忌服。
《夷堅志》:江西一士人為女妖所染,其鬼將別曰,君為陰氣所浸,必當暴泄,但多服平胃散為良,中有蒼朮能去辟也。
《本草綱目》:陶隱居言朮能除惡氣,彌災沴,故今病疫及歲旦人家,往往燒蒼朮以辟邪氣。
《類編》:越民高氏妻,病恍惚譫語,亡夫之鬼憑之,其家燒蒼朮煙,鬼遽去。
《本草正義》:氣味雄厚,較白朮愈猛,能切上切下,燥濕而宣化痰飲,芳香辟穢,勝四時不正之氣;故時疫之病多用之。最能驅除穢濁惡氣,陰霾之域,久曠之屋,宜焚此物而後居人,亦此意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