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味與清味艾草足浴包
有一回從臺南回花蓮後,思考著如何將本地的藥材融入足浴包當中?其後就在夜晚的夢裡得到啟示。夢裡跟著一位看起來很兇的阿伯一起到山上採藥,看到阿伯採集藤類的植物,便好奇問他這些能做什麼?
果不其然,阿伯臭臉回頭看我,並用閩南語說:「啊我教你的都忘記了?藤類就是以形補形,不是要通筋骨?用藤類植物就好啦!笨耶!」被訓斥了一下之後,我又問他要用那些藥材才好,他沒有說清楚,就指著盤在石頭上的藤類跟我說:「自己想!但記得要用酒制才好用!」醒來之後一頭霧水(被罵得一頭霧水才是),後來才想到以前去上藥草課的時候,老師曾說藤類藥物中,有70%能治療筋骨問題。
首先我想到的是絡石藤(盤在石頭上)但是這藤類有微毒性便作罷。第二想到的是串鼻龍,當時採集很多,但都拿去藥供香跟淨身包了,當下採集也不是時候也來不及做了。晚上到漢藥房晃晃順便買臺灣產的艾草,問問老闆有沒有串鼻龍,老闆說有一包,結果翻箱倒櫃發現沒有了。因為老一輩的人陸續離開之後,很少人使用青草藥,便不太備貨了。於是我看到藥櫃上的雞血藤,嗯嗯!可以用喔!而且價格便宜,就買了一斤來使用,依照夢中阿伯的說法用酒制看看~
夢,有時候能給予很多的啟示,尤其是你曾經學過但是忘記的XD
一、厚味艾草足浴包
藥製艾草(六種輔料炒製)、酒製血藤、酒製土牛膝、白芷、木香、桂枝、花椒、老薑。
都是老闆自己炮製,艾草來自嘉義,老薑是自己切片風乾研粉炒製。
每包重30克,可以煮水泡兩次。痛甚者,可加些許米酒或米酒頭。泡完會睡不著的人,可以加些糯米醋,緩和其性。
*適用於天氣轉涼後,手腳容易冰冷的朋友。孕婦禁用。
炒製過程影片
二、清香艾草足浴包
清香版調整配方且沒有經過複雜的炮製工作,比較不會因血氣運行造成亢奮睡不著。
艾草、益母草、蘇木、桑葉、花椒、老薑。
*適用於一般體質,冬天泡腳取暖,不會睡不著。
三、〔芳香艾草泡澡包〕
材料包含艾草、飛龍掌血、益母草、冇骨消、香茅、全緣卷柏。
四、【飛龍艾草足浴包】
選用經過輔料炒製的臺灣艾草,加上本產的七葉埔姜、宜梧、土牛膝、飛龍掌血、老姜,另外有桂枝、川紅花、花椒、五加皮,組合成【飛龍艾草足浴包】。
相較於【清香】、【厚味】這款更專注在濕氣造成的阻塞,泡腳有益健康,多運動、多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~
五、泡澡包系列請參考
六、使用方法
取1000C.C.水煮沸(水量視鍋具大小而定),滾後轉小火滾五到十五分鐘(煮越多次,時間就加長)
一般來說,藥汁大概占泡腳用容器整體二分之一以上會比較好,可以視煮的濃度而定,藥包可以煮到沒有味道為止(至少可以煮五次)
我的經驗是每次泡腳用十人份內鍋煮一包艾草包,八分滿水,第一回煮五分鐘,悶五分鐘。
![艾草足浴包 艾草足浴包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chilinchai/1612685891-3114616381-g_m.jpg)
泡腳的容器先放一些冷水,再倒藥汁及冷水調溫,確認不燙腳後就可泡腳。
第二回加熱五分鐘後悶著,等臉盆水稍涼後就能再加藥汁,一次泡腳約煮二至三次水,泡腳不超過半小時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