佩蘭與澤蘭
佩蘭在古代稱為「」,《神農本草經》中稱為「蘭草」,清代吳儀洛《本草從新》稱為「佩蘭」。道教經典常提到「沐浴蘭湯」,沐浴用的五香湯也有「蘭草」的成分。
然而佩蘭與澤蘭在古代經常混用,明代李時珍:「諸家不知二蘭乃一物二種,但功用有氣血之分」將其分別開來。
從植物分類與中藥主治的部分來看:
佩蘭為菊科澤蘭屬植物,《神農本草經》:「主利水道,殺蠱毒,辟不祥」功效為化濕解暑,常與藿香配伍使用,功在行氣化濕,主治濕證;
澤蘭是唇形科地筍屬的植物,學名為地瓜兒苗。功效為活血祛瘀,利尿退腫。功在活血調經,主治血證。
在中藥行買了佩蘭與澤蘭,從外型上看佩蘭顏色較深,莖圓形;澤蘭色淺,莖近方形。
從味道上分別,兩者皆有芳香的氣味,五味中皆屬辛。佩蘭的味道比較沉穩,有種厚實的感覺;澤蘭味道清逸,有種發散的感覺,直覺上味道接近於藿香,青青草原的芬芳。
53877579_249585182614575_7914771557044453376_n.jpg
熱水泡開之後,佩蘭藥湯色偏深,澤蘭藥湯色較淺。
54416687_249585155947911_4250682983427604480_n.jpg
個人較喜歡佩蘭的香氣,洗完澡仍留有淡淡的香味。或許青春少年時,會喜歡澤蘭的清逸發散的氣味~
----
據現代藥理,佩蘭對人還是有輕微毒性的,牛羊長期使用能導致慢性中毒,出現糖尿病症狀,內服建議用量2~6克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知臨香坊 的頭像
    知臨香坊

    知臨香坊

    知臨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