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臨香坊--端午趣談--其一
端午節又稱端陽、重午,農曆正月建寅,算至五月即是午月。另外,《群書通要》引《荊楚歲時記》:「端午京師人。五月一日為端一。二日端二。三日端三。四日端四。五日端五」,輾轉引申為端午,有可能是「五」音同「午」(同屬《廣韻》五小韻,疑古切),久而久之成為端午?

總之,氣溫在五月開始轉熱,而五(午)日更是陽氣最盛的時候,此時是毒氣最盛的時候,環境溫度上升蚊蟲孳生,各種疾病也開始傳播。在歷史上的中國,經常有大型的瘟疫流行,也就衍生了許多的辟瘟、驅疫的方法,散見各家醫書著作中,坊主有時間會陸續整理出來。

端午節有很多的習俗與禁忌,醫書也有以五月五日取的藥材治病,其中《本草綱目.火部》則介紹〈神針火〉,記載:「治心腹冷痛,風寒濕痺,附骨陰疽,凡在筋骨隱痛者,針之,火氣直達病所,甚效」。

本條目有二種做法,其中一種就是:「神針火者,五月五日取東引桃枝,削為木針,如雞子大,長五、六寸,乾之。用時以綿紙三、五層襯於患處,將針蘸麻油點著,吹滅,乘熱針之」此處可以看見幾個重點,第一是五月五日向東生長的桃枝;第二是將木針沾麻油點燃。

苦桃

此處的神針火,正是取五月五日陽氣最盛之日採集,「東引桃枝」即是向東生長的桃枝,向東生長意味者向太陽生長,也是陽氣最足的地方,桃枝更不用說了,就是屬陽而能闢邪祟的植物。用桃枝沾上麻油,麻油即是胡麻油,在醫書中經常會看到它,可以內服也可以外敷瘡腫,還能處理蟲入耳等等的問題。

苦桃

苦桃

 

 

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提及:「凡灸艾火者,宜用陽燧、火珠承日,取太陽真火。其次則鑽槐取火,為良。若急卒難備,即用真麻油燈,或蠟燭火」,也就是艾灸最好用放大鏡聚焦太陽能取火,就是「太陽真火」,再不行就是槐木火,最後就是真麻油燈或是蠟燭火。

至於為何是槐木火,李時珍稱:「其戛金、擊石、鑽燧入木之火,皆不可用。邵子云︰火無體,因物以為體,金石之火,烈於草木之火,是矣。八木者,松火,難瘥;柏火,傷神多汗;桑火,傷肌肉;柘火,傷氣脈;棗火,傷內吐血;橘火,傷營衛經絡;榆火,傷骨失志;,竹火,傷筋損目也

從這幾則條目可以知道,古人對於火的使用分很細,在艾灸時也能參考一下~此外,端午節午時取的桃木除了可以辟邪,也能用來治病呢!坊主也將在端午節午時取苦桃木及百草,製作相關香品。

苦桃

文章標籤
經典 民俗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知臨香坊 的頭像
知臨香坊

知臨香坊

知臨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