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臨.讀書隨筆

為了製作辟瘟相關的香品,讀了清代劉奎寫的《松峰說疫》,此書對於瘟疫的傳染與防護有套獨自的見解,亦承接《黃帝內經》的運氣學說。

其在〈卷一.述古〉引用《黃帝內經.素問.刺法論》

黃帝曰:余聞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,無問大小,病狀相似,不施救療,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?

歧伯曰:不相染者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,避其毒氣,天牝從來,復得其往,氣出於腦,即不邪干。氣出於腦,即室先想心如日。欲將入於疫室,先想青氣自肝而出,左行於東,化作林木。次想白氣自肺而出,右行於西,化作戈甲。次想赤氣自心而出,南行於上,化作燄明。次想黑氣自腎而出,北行於下,化作水。次想黃氣自脾而出,存於中央,化作土。五氣護身之畢,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,然後可入於疫室

這則其實就是在談降低感染瘟疫的方法,首先天牝就是鼻孔,人的吸吐氣都是靠鼻孔進出,如果體內正氣足,便可抵擋外在的病氣,就是從五臟生出五氣護衛五方,進存想北斗七星,其實就是與宇宙星宿相接,藉由正氣保護自己,不讓病氣從鼻孔進入。

其實就是人體內的小乾坤跟外在的大乾坤相調和,道家道教的諸多修練法也是與此類似,或是更深入的提出「內景」與「身中諸内境,三萬六千神。」觀念,或是在「玉壇發表」科儀時,高功道長步罡掐指、念訣運氣,先護衛自身、變化自身再調兵遣將等,都是由體內的正氣來運作。因此,體內的小乾坤能夠調和,就能護衛自己的身體。

 

其次,作者也提到防疫的一個重點--傳染途徑與媒介

如〈卷之二.論治瘟疫統治八法〉

凡瘟疫之流行,皆有穢惡之氣,以鼓鑄其間。試觀入瘟疫之鄉,是處動有青蠅,千百為群。夫青蠅乃喜穢之物,且其鼻最靈,人所不聞,而蠅先聞之,故人糞一拋,而青蠅頓集,以是知青蠅所聚之處,皆疫邪穢氣之所鐘也。更兼人之穢氣,又有與之相濟而行者。凡凶年飢歲,殭尸遍野,臭氣騰空,人受其熏觸,已莫能堪,又兼之扶持病疾,斂埋道 ,則其氣之穢,又洋洋而莫可御矣。夫人而日與此二氣相習,又焉得不病者乎!使不思所以除之,縱服藥亦不靈,即靈矣,幸愈此一二人,而穢氣之彌淪布 者,且方興而未有艾也,可不大畏乎!

〈卷之五·諸方〉

憶昔年,入夏瘟疫大行,有紅頭青蠅千百為群,凡入人家,必有患瘟疫而亡者

在當時,作者觀察到蒼蠅的生態習性與瘟疫傳播的關聯,因而提出了一些焚香驅疫的藥方。若檢索《維基百科》可以知道「麗蠅是痢疾及其他人類及動物疾病的傳播媒介。麗蠅及綠蠅屬的幼蟲或成蟲在吃腐肉時,會吸入屍體上的微生物及分枝桿菌屬。牛、豬及鳥類也是從麗蠅中感染了副結核病

而其提出來的香方,就是配戴用的除穢靖瘟丹與焚燒用的蒼降反魂香。

從此脈絡,可以看到〈卷之五·諸方〉中,收集許多醫書中所提出辟瘟香方,看其組成也是有趣。例如辟瘟丹、透頂清涼散、神聖辟瘟丹、老君神明散、藜蘆散、務成子螢火丸(用螢火蟲入藥)、太蒼公辟瘟丹、李子建殺鬼丸、太乙流金散......等。若將辟瘟香的藥方刪去大毒與金石、動物之藥,便可以知道其組成大概都是以艾草、蒼朮、細辛、茵陳、川芎、霍香等具有特殊香氣的藥物,究其藥理,大概辛香發散、理氣止痛等為主。

慶幸,我等生在醫學昌明的時代,很多疾病都有預防的方法,更重要的是勤洗手,作好個人與居家衛生。除此之外,我們可以藉由這些香藥,製作屬於自己的「辟瘟香」,讓自己能夠定下心來,讓體內正氣充足,抵禦外來疫氣。粗略讀過這本書之後,對於氣運與香藥使用上有些心得,或許可以運用在外用的端午香包與淨身包,結合道經的五香湯,用在靈性的修行或是民俗上的祛穢。

有時候,覺得自己讀古籍就像讀白話文一樣。或許,體內就是個老靈魂吧~!

 

庚子.端.養 知臨齋

85122853_473045980268493_7662033888683753472_o.jpg

圖為今年一月初,母校池畔梅花

文章標籤
防疫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知臨香坊 的頭像
知臨香坊

知臨香坊

知臨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